“2021年,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,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持续下降。这和我国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密切相关。智能化建设是减人提效、实现矿山安全发展的重要途径,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,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臻说。
魏臻在调研中发现,尽管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了《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也公布了示范建设煤矿名单和试行验收管理办法,但各地在智能化建设和验收中,仍存在标准过低的情况。
“有的地方验收标准过低,绝大多数煤矿仍处于基础自动化的水平,而5G融合通信网络、5G+无人驾驶、5G+VR远程可视化采煤等最能体现智能化矿山特质的指标,只被设置为加分项。甚至有些省份在验收时只简单考虑单班下井人数是否达标。而这个标准离真正的智能化还有很大差距。”魏臻说。
魏臻介绍,2021年以来,一些高新科技企业瞄准煤炭行业痛点,推出了多种智能化建设联合解决方案。他们通过引入行业领先的5G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新技术,融合煤炭行业专业知识,形成了智能化建设整体架构,即通过万物互联、数据驱动、软件定义、平台支撑、服务增值等,构建互联互通、统一高效、综合承载的矿山融合网络,形成数据共享、能力共享、开放统一的矿山数字平台。
为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建设,魏臻建议,相关部门应准确定义智能化的实质性含义,尤其要界定其与数字化、自动化矿山的区别。他认为,智能化矿山应将云计算、大数据、5G、物联网等技术与矿山生产过程深度融合,实现矿山设计、掘进、开采、运输与提升等环节自规划、自感知、自决策、自运行,从而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,对生产过程实时监控,将矿山生产维持在最优水平。
同时,他建议调整现有验收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指标,科学制定智能化建设的各项指标,重点应该放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无人化或少人化上。行业管理部门应激励、监督各煤矿努力实现真正的全矿井智能化,而不是矿井局部示范,更不能为了验收而验收。
“智能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,建成后有助于保障安全、提高生产效率,要避免企业以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取技术与设备。”魏臻强调。